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

引用-「有話好說.南部開講」主持人李根政 致觀眾的一封信

分類:五四三
2009/03/01 14:27


第一次遇見根政老師,是參加環境佈道師研習
對於充滿熱誠的他,印象深刻

後來在928遊行時,又看到他在舞臺上帶領大家發聲

最近到三峽研習,聽說他已經辭去教職
對於勇於追求夢想的人,我總是抱持敬佩之意
我個人生平無大志,只求安定過一生

主持人李根政 致觀眾的一封信


觀眾朋友大家好:

我是李根政,感謝您從2008年3月起收看「有話好說.南部開講」的節目。
感謝公視提供我這個機會,學習如何當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,這個經驗對個人深具意義。


1998年保育團體發起了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。那一年我正式投入環境運動,恰巧,努力18年的公視也在那一年才順利建台。

「我們的島」和「新聞節目」是許多環保團體與公視最重要的連結,不管是搶救山林、反對不當的水資源開發案、高污染的工業…,當大多數商業台毫無 興趣報導時,我們知道公視一定有人來。蘇志忠、柯金源、于立平、陳佳珣等許多公視的朋友,在有限的經費和緊迫的時間下,行腳從高山、平野乃至海洋,10年 來不間斷的為土地和弱勢的人民發聲,紀錄了島嶼的美麗與哀愁。其中,有些報導發揮輿論影響,促成正面的改變;有些則是令人傷悲的預知死亡記事,甚至是墓誌 銘,但無論如何都發揮了媒體的天職。
10年間,公視又陸續推出「觀點360」、「紀錄觀點」、「獨立特派員」等體現公共價值,帶領社會向上提昇的好節目,讓我由衷欣賞與肯定。
正因為這些因緣俱合,當2008年總統大選前夕,公視南部新聞中心的呂姐來電,邀請擔任有話好說──南部開講的節目主持人,我幾乎是當下就答應了這完全生疏的工作。
這 段期間,在呂製作人麗淑、企劃鐘尚宏先生,還有執行製作周佩寧、許吟竹小組的全力合作下,我們推出了許多具有公共價值的論壇節目,包括一些被忽視的南部重 要課題,或者在一些全國性的議題中,邀請來賓表達南部觀點,我深深的肯定這個節目在南部製作、開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,我個人也從中學習一些過去未曾探索的 領域,認識到許多卓有見地的精采人士,深感受益良多。

然而,依據近一年來的工作經驗,主持人專業除靠個人天份或特質外,必需有長時間的專業投入,且和製作團隊充分合作才能確保節目品質,因此,即便 只是一週一次的節目,還是得付出相當時間。目前,個人主要工作是在地球公民協會擔任執行長,地球公民協會,是前年9月我辭去了教職,和一群熱愛環境、充滿 理想的朋友所共同創辦的公益組織,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受到社會信賴的專業組織,長期關注我們和下一代賴以維生的台灣與地球環境,然而,這些工作的開展, 有賴於更多公眾實際的支持,對一個剛起步的協會,我們需要加倍努力才行。
為了能夠專心的經營地球公民協會,不得不向公視請辭,同時向觀眾朋友說聲再見。再度感謝公視提供這個機會,希望未來我們可以在不同位置上,為台灣社會的進步共同努力!我由衷的肯定公共電視台10年來對台灣的貢獻,並且期盼公視的成長茁壯,南部開講繼續為南方發聲。
祝福台灣 祝福公視!
祝福觀眾朋友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風暴中,每個人都平平安安!
李根政上2009/2/22

關於李根政




五年級生的李根政,30歲以前除了在學校教書外,沈浸於藝術創作中,拿著毛筆勤於寫書法、畫水墨畫,悠遊於金門海埔地的風光,認為藝術就是他的 宗教,畢生的追尋,但軍事管制、拑制人民自由的金門,也培養出強烈的社會意識;直至1993年從故鄉金門移居到台灣,陸續參與環保運動後,才找到社會關懷 的出口。

1998 年,他和一群老師在高雄市教師會成立了「生態教育中心」投入環保運動。告別堅守15年的藝術創作生涯─「投筆從戎」。十年來,從保護柴山、搶救棲蘭檜木 林,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運動;阻止錯誤山林政策「全民造林運動」;反對湖山水庫、吉洋人工湖;關切工業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及社會公平正義等課題,李根政出 現在課室講堂、街頭、國會、行政部門之間,為不會說話的環境發聲,2005年,在各界推薦下獲聘環保署環評委員,為環境把關,雖面臨行政院、經濟開發部 門、媒體等強大壓力,仍言所當言,有所堅持。


有感於台灣乃至全球迫切的環境危機,加上教職和環境保護運動越來越難以兼顧。於是年 屆40歲的李根政便辭去鐵飯碗的教職,在2007年創辦了「地球公民協會」,目前為該會之執行長。李根政指出,現今人類的文明型態,生活方式是環境破壞的 根源,人類要為地球的永續負起責任;另一方面台灣人民耗用的資源約是台灣土地面積的3倍,目前已是台灣人思索國際責任的時刻了。

台灣史不 僅止於400年的漢人開拓史,或原住民的歷史,而是大約250萬年的自然史。李根政認為,不管誰先來後到,建立起超越族群、地域,以台灣土地為核心的認同 意識,乃至付出行動,為目前最需要之社會共識及國民素養;再者,需要有更多有心人士投入於環境、教育、社會、經濟、政治等各層面的社會運動,厚植公民社會 的力量,才能建立一個環境永續、有公平正義,人民身、心、靈富足的社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